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响应高质量转型发展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山西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工程系“青春领航”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于6月25日至27日前往晋中市灵石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6月25日,计算机工程系团总支在唐槐校区召开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出征动员大会。系团总支书记郭继萍强调了活动的重要意义,为团队成员理清行动方向,并着重强调了安全保障等要求。随后,团队成员代表汇报了前期筹备工作,辅导员王宁老师对特色项目展演进行了安排部署,鼓励成员们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青春之力担当时代责任。
6月26日,实践团前往晋中市灵石县王家大院,开展“科技赋能文化传承,王家大院展专业风采”专业特色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模拟煤矿安全监测技术展示、“小智AI大模型”互动体验、景区免费拍照与视频制作等项目,将计算机专业知识与王家大院文化传承深度融合。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便利和精彩体验,也展现了山工计算机学子的责任担当与创新实践能力,为古建筑宣传与文化传播探索出“科技+文化”的崭新范式。
当日下午,实践团深入探寻王家大院的历史文化内涵。成员们被其独特的建筑布局、精湛的“三雕”艺术以及富含哲理的家训匾额所震撼,深刻领悟到晋商文化中勇于开拓、坚守道义的精神传承。同学们还积极为游客讲解、指路,在实践中锻炼了自身能力,决心将晋商智慧融入青春担当,为“青春兴晋”贡献力量。
6月27日,实践团走进灵石县特色产业一线,先后参观了蜜蜂文化产业园和梧桐燕醋厂。在蜜蜂文化产业园,同学们聆听了蜜蜂知识讲座,与技术主管积极互动,学习到蜜蜂相关知识和蜂蜜生产加工的严谨流程,深刻感受到科研工作者和从业者的工匠精神。在梧桐燕醋厂,同学们了解了醋厂的传承发展历程,通过陈醋品鉴、参观生产区域等,领略了传统古法酿造技艺的魅力,体会到工人师傅们对工艺的执着坚守。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计算机工程系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同学们在探秘传统工艺与特色农业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文化与产业的独特魅力,更深刻感悟到工匠精神的内涵。活动中,大家还以专业视角思考产业升级方向,探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路径,力求为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参与实践的学子纷纷表示,未来将继续运用专业所学,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积极为乡村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计算机工程系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地合作”育人模式,引导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