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校友风采 > 正文

学院概况

钢铁淬火出英才——贾妙峰的技能报国之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4 16:03:34 点击:

毕业年份:2002年

专业:电气自动化

现工作单位及职务:太钢不锈冷轧厂电气主任工程师

主要成就荣誉:参与了不锈冷轧厂“原料退火酸洗线”项目改造工程;参与了不锈冷轧厂“成品酸洗线”项目改造工程;曾获得不锈冷轧厂“优秀员工”称号;获得太钢集团“先进个人”称号。

个人自述:我是1999年进入我校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当我第一次踏入校园第一眼看到的是“钢铁摇篮”四个熠熠生辉的大字,为什么是钢铁摇篮?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启了我丰富而多彩的大学生活。在迎新入学教育大会上柴校长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学到真本领,将来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们拼搏拼搏再拼搏、向前向前再向前。为了让我们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通信和交通不太发达的90年代,我的恩师也是我的班主任王俊林老师和机电系的老师们打了无数次电话、坐了无数趟公交奔走于实习地点,忘不了在太原市武警医院王长青老师不顾身体原因,带领同学们楼上楼下反复研究电梯控制原理;忘不了在太钢烧结厂实习时,康玉龙老师一再和相关校友沟通要尽可能给同学们创造接近一线、接触先进设备的机会;忘不了在太原变压器厂乔立慧老师和同学们一道反复和技术人员交流产品的工艺原理和工作特性;忘不了在首钢集团王俊林老师和常慧玲等老师顶着高温酷暑带领同学们感受热火朝天的生产现场和先进的工艺设备,在太原铝厂、在太原冶金电机厂都留下了老师和同学们如饥似渴求知的身影。每当实习,在骑行的路上、在公交车上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讨论课堂知识、共同探讨实习所见、所想、所惑、所知,那种场景就像母亲带领自己的孩子们去探索美妙世界,一路欢声笑语、无比幸福与温暖,现在想起依然感慨万千。老师们对工作的热情、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深深滋养着我们,她(他)们甘当绿叶为的是把红花衬托的更加艳丽夺目,她(他)们把爱、把知识、把责任、把担当植入我们的血液,播撒进我们的心田,助力我们走向社会变得更加优秀,“钢铁摇篮”育桃李,母校的培养、老师的恩情我们铭记在心。

大学生活是繁忙而紧张的,但是大学生活又是温暖的,因为有可敬的老师和可爱的同学们陪伴,还记得机电系的第一台电梯模型,完全由机电系师生自主设计、自主安装与调试,它倾注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心血与汗水,诠释了什么是奋斗拼搏、什么是坚持与希望,当时的情景真的是太感人了,同学们放弃了假期、老师们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机会,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老师鼓励我们从原理控制、图纸设计、查阅资料、设备选型、安装调试等方面大胆尝试、不断精进,终于结出了硕果……,这种坚持与努力、严谨与刻苦的品质为我们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和事业取得优秀提供了十足的底气。

2002年毕业我进入太钢不锈钢冷轧厂,适逢不锈钢项目改造,面对大规模的先进设备与复杂的控制系统,我的内心是平静的,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继续学习,那段时间我主动放弃休息、主动放弃回家探望父母,一心扎根现场,熟悉设备、学习工艺、学习先进的电气技术。经过两年的奋斗,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004年我有幸成为不锈冷轧厂原料退火酸洗线的电气班长,对于没有组织经验的我无疑充满了挑战,我的内心是沸腾的,那就是要有担当,撸起袖子加油干,经过我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电气设备由试运行到正常运行的艰难历程,过程是艰难的但结果是美好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奋斗,我成为电气作业区的技术员,直至现在被厂里聘为电气工程师,面对更广阔的环境、更复杂的挑战,我也有过畏难情绪,我能胜任吗,我能做好吗?回想自己的过去哪一步不是咬紧牙关挺过来的,那就下定决心坚持走下去,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继续前进。所有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单位的培养,更离不开母校赋予我的这份自信与勇气、执着与奉献,再次感恩母校、感恩所有的老师们。

面对瞬息万变的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怎样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呢?那就是把握好现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年轻人,上学时光顾着玩手机,想着怎么去赚钱,毕业后后悔没有好好学习,的确是这样,当你忽略了春天播种的时候怎么会有秋天的收获?希望学弟学妹们脚踏实地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衷心希望大家在“钢铁摇篮”里茁壮成长,让自己变得优秀,为母校争光。最后祝我的老师们身体健康、桃李满天下,祝母校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