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机械工程系实践队深入晋中市灵石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职教引领文创,科技守护古韵”为核心,依托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王家大院,青年学子们创新运用3D打印技术,为游客奉上了一场融合传统建筑之美与现代科技魅力的文化盛宴。
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的王家大院,其恢弘气势与精妙雕饰深深震撼了实践队员。学生们利用高清相机捕捉古建筑独特构件与光影流转的瞬间,通过数字化建模与3D打印工艺,将飞檐、斗拱、砖雕等浓缩为一件件可触摸、可带走的“光影立体照片”。在景区内设置的互动展示区,这些凝结着科技智慧与古建神韵的文创产品逐一亮相,便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实践队员化身文化使者,一边展示3D打印成品,一边生动讲解其背后蕴含的晋商建筑智慧与营造技艺,引导游客从科技视角重新发现古建细节之美,深刻理解保护传承的紧迫性。
“3D打印不只是复刻,更是激活,”团队指导老师现场阐释,“我们期望以职教生擅长的技术手段,为冰冷砖石注入鲜活表达,让游客把‘山西古建光影’带回家,让保护意识扎根心底。”游客王先生手持“打印”出的精美照片感叹:“以前看建筑就是看个大概,这技术让我看清了匠人指尖的乾坤,孩子也特别喜欢,山西古建筑真了不起!”
此次灵石之行,是职业教育赋能地方文旅发展的生动实践。学子们以3D打印为笔,以王家大院为纸,成功架设起古老遗产与现代公众的认知桥梁。他们用专业技能激活文化遗产,用青春热忱播撒守护火种,在服务地方中彰显了新时代职教学子的创新活力与文化担当,为科技加持下的古建筑保护传承探索了职教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