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系“梦华”志愿服务队由系团总支书记康晓带队,于6月25日8点从学校出发赴大阳镇乔村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发前学院团委书记许风虎、系党总支书记李宏毅为团队送行,并强调此次三下乡的重要意义,叮嘱队员们在下乡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续写建工学子服务基层的新篇章。
当日13点抵达乔村后,队员们便立即投入工作,走访村民,了解当地红色窑洞文化。乔村的窑洞不仅是黄土民居的智慧结晶,更承载着厚重的红色革命记忆。村民满怀热情地讲述红色窑洞的历史沿革,乔村在革命时期为支援前线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及军民同心守护革命火种的英勇事迹。
康晓老师利用窑洞这一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窑洞铭志,红色铸魂”微党课。党课内容包括窑洞在革命斗争中的特殊功能、核心历史事件、窑洞支前生产故事、红色窑洞的精神符号等。康老师还着重介绍了“无门洞”的感人事迹,在解放战争时期,因前线战事紧急,急需大量担架转运伤员,当地村民毅然决然卸下自家窑洞门板送往战场支援作战。队员们认真聆听,深刻感悟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险、浴血奋战的伟大精神以及军民一心鱼水情深,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次日,在当地村民的引导下,队员们来到了大阳镇官雀村临浮战役红色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了解战役的背景、经过和重大意义,学习了官雀村军民在战斗中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队员们对脚下这片红色热土承载的厚重历史与伟大精神有了更真切的感悟。
至此,建筑工程系“梦华”志愿服务队在乔村以“窑洞”为切入点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丰硕成果。队员们通过走访、党课、参观等多种形式,沉浸式学习了革命历史,感悟了军民鱼水深情,思想得到了淬炼,精神受到了洗礼。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队员们将继续深入乡村,将红色精神力量转化为服务基层、建设乡村的青春动能,为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